close

行政院環保署綜合計畫處處長葉俊宏:環境正義這個名詞來自美國,一九八○年美國黑人抗議為什麼都把垃圾傾倒 在少數民族的地方,後來一九九一年全國有色人種環境領袖會議中提出環境正義的基本概念,把公民參與、尊重各族群文化等概念都放進去。這次「低放射性廢棄物 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就是兼顧環境正義程序的作法。

這個條例實踐環境正義的方式,就是透過資訊公開、選址過程、計畫、潛在場址、建 議場址乃至於最後核定場址等都要公告,也納入公民投票機制,讓當地居民可以決定要或不要,另外就是將回饋金明文化。

日本花了十幾年時間設 置了亞洲最大的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場,地點在以產蘋果聞名的青森縣;處置場設置後,青森縣生產的蘋果照樣賣到全世界,也沒有人說蘋果有輻射所以不能買,這樣 的經驗值得大家參考。

日本當時青森縣處置場所在地的村長還邀請村民到美國、法國參觀,讓居民了解、安心,我們也可以考慮讓兩個鄉的領袖去 看一看國外是怎麼做的,不然光用口頭講很難說服。

韓國的慶州也是很好的案例。一九八六年韓國開始選址作業,歷經九次計畫失敗後,○五年改 變程序把公投放進來,馬上就出現四個自願場址,最後由贊成率達八十九.五%的慶州出線。除此之外,韓國還邀請國際原子能總署派專家一起參與審查,並把核電 公司的總部遷到慶州,讓民眾放心。

至於回饋部分,青森縣處置場所在村的所得比全縣平均還高,回饋金在青森縣蓋了溫泉會館等,每年吸引十幾 萬民眾觀光,提升當地居民所得。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湯京平:處置場設置條例最重要的就是納入公投機制。過去反對場址設施的人大概有兩 種,一就是意識型態的人,一講到核能就會激烈反對;另一種則是比較能夠討論安全性、回饋金問題的人。不管是哪一種人,最後都必須要有一個機制決定我們到底 要不要設置處置場,在這之間,公投就變成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

但公投在台灣由於政治情況比較複雜,容易與政治議題掛勾,但我國鄰近的韓 國成功了。成不成功不是最後選場址成功,而是過程成功,這點我們期待地方政府的配合。地方政府長期把處置場視為負面議題,會杯葛、會有政治人物操弄;但從 學術觀點來看,如果拿把議題透過完整的運作,讓市民參與國家重要決策,這就是環境正義非常重要的做法。


資料來源:2009-06-23/ 中國時報/本報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蘭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